【名家论坛】沈建忠:兴趣•目标•坚持

2017年03月23日 浏览次数:

 

 

 

 郭忠 欧阳永志 学生记者 邓艾汶 摄影

3月22日晚,新学期首场名家论坛在生命科研研究中心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以“兴趣、目标、坚持”为主题,与师生交流成长故事及感悟。校长柯炳生主持论坛。

“睹名家风采,开拓视野;与大师对话,启迪人生”,是名家论坛的主旨。最近两年名家论坛发生的重要变化是:每学期都是邀请本校的名家、大师作为首场嘉宾,校长主持。这次论坛主持中,柯炳生以“特殊院士”、“特别卫士”风趣地介绍论坛嘉宾:沈建忠教授的本科、硕士、博士均在我校完成,在院士中这种经历比较特殊,是我校“土生土长的院士”;沈建忠教授的研究工作和人们的食品安全关联密切,他们的团队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迅速亮剑,从“十一五”开始人们一直以“食品安全卫士”来形容他们的工作和贡献。

走上讲坛,沈建忠说,“我确实是一直把自己当成‘土长’的农大人”。从1980年入读大学到现在,他在农大校园度过将近37年时光。面对台下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师生,沈院士将30多年的经历浓缩为“培养兴趣,找准方向”“树立目标,抓住机遇”“放眼未来,耐心坚守”三句话里,把故事、感悟和建议说给大家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沈建忠院士认同的名言,但他和师生分享更多的是:人生过程中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沈建忠出生在浙江桐乡,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高考失利后干农活,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当农民真苦,考上大学、离开家乡成为他那时的目标。那时候资讯不发达,到了大学以后才知道学习内容。沈建忠院士回忆当时的想法:相信行行出状元,不管什么先学好再说。在大学期间的17、8门课程中,他有16门优秀;在学习同时他还是院系足球、排球队员。他坦率地说,在大学时候没有形成兴趣,对于专业并不是太了解,也不是太喜欢,只是觉得要学好。

沈院士回顾,自己的兴趣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逐渐培养的。1985年大学毕业,正赶上国家实施免试研究生的好政策,班级的唯一指标落到他身上。随后硕士期间跟随朱蓓蕾教授攻读基础兽医学专业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工作几年后攻博时则师从钱传范教授从事兽药残留分析方面的研究,两段求学形成了他的专业兴趣和探索方向:兽药在动物体内如何代谢、残留多少,又对人体有多少影响;以此为基础,在兽药残留及动物产品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进一步持续开展工作。他以这些经历和大家交流:有些人很早就形成强烈的兴趣;更多人则是逐渐养成。培养浓厚的兴趣,是凝练目标的基础。

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都面临抉择。有了目标,才能找准方向。沈院士也曾经遇到过不少次面临不同选择的“成长烦恼”:留校以后的迷茫是选择做教学科研还是下海?父亲“人活着不能只为了挣钱”的提醒坚定他的目标;在博士毕业以后,他本已经有了出国攻读博士后的安排,考虑到畜禽产品化学物残留检测工作的需要,他做出了另一种决定;在承接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后,他对后来的研究又进行调整:在继续动物源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同时,将细菌耐药性机制及控制确定为另一个主攻方向。一路走到今天,他有很多思考,也乐意与年轻人分享:确定追求的目标,不仅考虑利己或实现自己,更要利人、利社会。在努力的过程中,目标可以有所调整。每个人情况会有不同,目标有大有小,一定要量力而行。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让沈建忠教授团队的工作为人们所知:当时国内快速检测技术是一张白纸。他们没日没夜协同攻关,几个月后,三聚氰胺快速检测试纸条成功面世:滴三四滴牛奶,一两分钟后即可准确判定结果。后来质检总局现场考评,这个试纸条成为唯一通过认证的试样。这个经历是“放眼未来,耐心坚守”的生动诠释:他们的顺利攻关,其实有团队多年的工作为基础,他本人最早参与磺胺类兽药残留可以追溯到1993年前后。在去年,沈建忠教授团队和华南农业大学同行开展的耐药性研究中,发现MCR-1耐药性基因,这在国际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论文他引率超过600篇次。沈建忠介绍,这一发现之前的积累其实已有10年多。当初确定耐药性研究的方向以后,一步步扎实做基础性工作,体现在论文产出方面,最初的影响因子也只有2.0左右,几年后跃升5.0,去年上到这个新台阶。他说,团队成员都相信,坚守目标,不断努力、加快探索,一定可以走到前沿,我们有一个梦想:未来5-10年在耐药性控制方面做出贡献——“研制出中国的兽用新抗生素”。

这次名家论坛和其他场次稍有不同的是,给予更多时间与师生互动交流。其间,有同学提起学习农业和在北京生活的现实问题,沈院士这样回应:在不远的未来,农业的前景更加广阔。现在很多业界的领军人物都跨界进入农业,正说明行业的生机。以未来农业为方向,着眼发展空间,不一定非选择大都市。对同学们而言,把本领学好,应该成为大学时代的目标。面对研究生关于要不要出国留学、“土博士”的竞争力的困惑,他建议:不少国内研究机构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国外水平,但有机会还是一定多看看,知道国际同行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增进彼此了解和相互合作,出去的目的是回来以后工作做得更好。

沈建忠院士从教生涯已经28整年。作为学院院长,班子和老师们依托现有师资、技术条件,努力为同学们提供国内最好的学习环境。他在论坛上也坦陈,还有不够或改善的地方,需要老师、同学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他最期待的是看到现代化临床兽医楼建成,为同学们锻炼、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作为老师,他和同事们共勉做“四有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引导和感染学生,也期待台下的青年学生要有理想信念目标,练就过硬本领,拥有创新创造的激情,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同时锤炼高尚品质,盼望大家带着自信和坚持追求目标,并且在追求的过程感受乐在其中。

柯炳生校长在主持论坛时交流,沈院士故事里有人生经历、有事业追求、有家国情怀,带给人“强烈的共鸣”。他说,“兴趣 目标 坚持”,也是学校对于同学们的希望。包括转专业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是以最宽厚的条件,尽可能让大家学所长、学所爱,在专业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学到极致,每一个专业都是好专业。学校坚持举办名家论坛和其他多种活动,希望大家通过大师名家的启迪,思考和确定自己的目标,像“科技小院”的同学们那样自信、创新、坚持,把自己融入到需要中,在不同的方向一步步走向成功。

党委宣传部部长陈明海,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郭鑫,动物科技学院分党委书记周旭峰、副院长郭晓旭,动物医学院分党委书记李青山、副书记李鹏,生物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树川和动医、动科、农学、园艺、植保、生物等学院老师与同学一道聆听了论坛内容。

责任编辑:陈卫国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