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大观视线 | 暑期师生坚守科研一线——走进涿州教学实验场(二)

2022年08月14日 浏览次数: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地处涿西、西邻涞水、北联房山,距天安门约65公里,距雄安新区约55公里,距中国农大两校区约90公里,交通区位和发展空间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广阔。

大暑之日,华北平原烈日炎炎,记者走进涿州教学实验场,中国农大的师生们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科学研究。

在无病毒葡萄原原种苗培育基地,食品学院教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正在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主要是来看看基地的建设,查看葡萄的生长情况、果实质量和夏季管理情况。”段长青表示。

据了解,中国农大无病毒葡萄原原种苗培育基地于2015年立项,拟新建智能温室1000平方米、连栋大棚3000平方米,改造实验室500平方米,消毒室150平方米、低温保存库320立方米,农机具库500平方米、生产性物资库200平方米。项目建设后,年产脱毒母树20株,繁育出圃葡萄无病毒母树500株,年检测病毒病样品1.5万个,创制脱毒母树和苗木管理登记制度,为年生产无病毒接穗300-400万芽、年出圃葡萄无病毒嫁接苗3万株奠定基础。

植保学院杜相革、沈杰教授团队董民、闫硕两位老师带领三名研究生,来到实验场已近一个月,他们利用暑期时间针对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亚洲玉米螟,RNA农药、纳米化药剂及其与天敌协同等绿色防控新产品、新技术的田间防效评价实验。

“为了在玉米生长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通常早上5点来到地里,进行打药、统计数据等工作,任务重时大家带着头灯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才能结束。”董民老师表示,“在涿州实验场的大力支持下,实验进行很顺利,趁着天气晴好利于实验,大家齐心协力,效率很高。”

我校植保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与涿州教学实验场于2020年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共同建设255亩植保学科综合教科基地,旨在围绕华北区域主粮、果蔬开展植物保护研究,并围绕相关成果开展成果转化,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昆虫圃、华北果蔬植保研发中心、植物保护学科教学科研综合基地。

草业学院刘雷震副教授主要从事草地智能管理的研究。团队计划4月至10月期间在涿州教学实验场开展研究工作,以不同类型的草地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的水、肥胁迫梯度,利用遥感和深度学习的技术探索不同类型、不同环境饲草品质与产量精确、快速的估算方法。研究团队有三人长期驻守实验基地,采集长时间频率的实验数据。

草业学院硕士一年级学生朱楷,在去年入学前就已来到涿州教学实验场进行学习,“在涿州的学习过程中,我跟随师兄师姐学习到了许多草坪养护、草坪草种子生产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今年4月中旬,我再次来到这里开展自己的试验,通过喷施外源植物激素控制野牛草的性别分化进而使野牛草的种子产量最大化,以期突破国内难以精确控制野牛草雌雄比例、野牛草种子产量较低的困境。”朱楷介绍到。

近年来,涿州教学实验场致力教科产教融合,持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为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目前,实验场已服务保障科研项目、平台及合作企业150余个。学校9个一流学科均在实验场布局了教科基地。其中,植保学科教科综合基地、多功效菊花新品种选育基地、月季种质资源保持与培育基地、精准渔业技术集成科研基地项目、无病毒葡萄原原种苗培育基地项目等科研项目在涿州实验场相继开展研究,并围绕相关成果开展成果转化。据学校科研院统计,“十四五”期间我校60余个科研项目计划落地实验场。

未来,涿州教学实验场将守正创新,踔厉笃行,为建设成为全球生物种业全链条研创高地、现代农业与生物医药融创新域、农耕文明与智慧农业集成基地、农业科教产研金融合发展特区、涉农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聚集区持续奋斗。

记者:姜萍萍 孟祥慈

摄影:姜萍萍 孟祥慈

编辑:姜萍萍

责编:赵竹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