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怎样优化宁夏滩羊的“口粮”?——牧草国家队再到红寺堡“支招”

农民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一明

为瞄准我国广大农牧区草畜产业需求、解决牧草产业发展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选派9人参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覆盖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和四川5个省区、16个重点帮扶县。

日前,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玉柱带领由青年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组成的专家团队再次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查看高粱玉米间作、高粱大豆间作的种植效果,了解新型饲草料饲喂情况,提出优化间作模式、调整饲料配方的方案。

红寺堡区是宁夏滩羊产业核心区,滩羊饲养量近90万只,有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6.5万亩、青贮玉米5.6万亩、燕麦等其他牧草6万亩、柠条20万亩以上。“立足农牧交错区实际,开发利用高粱、柠条等非常规饲草,优化饲草资源结构,建立优质饲草料高效供给体系,支撑保障滩羊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围绕红寺堡滩羊产业的未来,玉柱对当地牧草生产提出了建议。

玉柱为农户带来了适宜当地种植的耐旱耐盐碱的饲用高粱新品种,讲解了禾本科作物套作豆科作物的先进性、引领性和技术要点,以及饲草料加工和饲喂技术;青年教师吴哲结合夏季强对流天气特点,普及青贮窖的管护知识,介绍饲料防霉实用技术,现场为合作社避免了几千吨的青贮饲料损失。

当地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劳模寇启芳说:“玉柱老师团队不但帮助解决种草养羊的实际困难,更教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使我们种养水平和经济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指导,增强了红寺堡区发展草畜产业的信心,充分体现了科技在服务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红寺堡区科技局副局长康磊表示。

《农民日报》2022年9月19日6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