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为深切缅怀学院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系老教师乔惠理教授,弘扬教育家精神,在清明节来临之际,3月31日,生物学院关工委举行乔惠理教授追思会。活动由学院关工委青年委员李景睿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孙德昊,关工委副主任王宝青,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系教师,关工委秘书赵淼及学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会议伊始,李景睿与与会师生一起回顾了乔惠理教授扎根农大四十载的赤诚岁月。乔惠理教授1959年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学习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毕业之后又回到母校任教,于1994年晋升教授,2000年退休之后被学院继续返聘。她治学严谨,勇于创新,长期从事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学教学以及畜禽电生理学的科研工作。在乔惠理先生任教期间曾兼任两届生物学院副院长,从事学院人才培养管理工作,责任心强、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勇于担当,为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乔惠理教授待人热忱、对学生充满爱心,成为众多生院学子最敬重的师长之一。
乔惠理教授的同事王宝青、侯云鹏以及学生刘佳利、周波、王超、张华、张焱等分享了自己与乔惠理教授交往的点滴日常,对乔惠理教授严谨治学、躬耕杏坛、爱生如子、热忱做事表达了敬佩与感激,表示乔惠理教授的精神将激励自己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从教之路上坚定前行。
乔惠理教授长期从事动物学、动物生理学教学工作,曾主、参编教材、专著多部,在本次追思会上,王宝青带来了乔先生曾经参与编写的自编实验教材,书中的众多图片都是乔惠理教授亲自示范。图片中,她极为细致地展示着动物实验所用器械的持握方式,一张张朴质的示教照片显示着乔先生对工作的热爱、对学术的严谨。
在侯云鹏的记忆里,乔先生是一位“既严又爱”的老师。她工作认真,对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但非常平易近人,心中有大爱,对待学生与同事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般亲切。正是这样的形象激励着了动物学与动物生理系青年教师,也让周波赞颂乔先生为“一名伟大的女性”。
王超教授回忆到,乔老师对工作充满热情,热爱科学,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他表示,与乔老师共处的时光,是大家受益一生的经历,乔老师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与一丝不苟的态度值得所有人学习与传承。
作为乔老师最后一届学生的张焱,谈及老师的教学时仍难掩激动:“身为学生的我,内心曾满是对乔先生课程的热切期待,这份渴望至今难忘。”谈及此,张焱不由得潸然泪下。乔先生对于教育的严格、认真、热爱深深影响她的教学科研,这严谨但灵动的科研品质也传承给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乔老师对细节的重视、对科研严谨的追求深刻着影响着每一个学院的学生,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系系主任张华教授表示,在他的心中,乔老师是一位独立自强的女性,她身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在学生面前永远展现着自己最好的状态。张华表示,乔老师这样优秀的品质是宝贵的财富,应由系里的老师代代传承下来。
孙德昊深情回忆道,看到乔先生的照片总会想起乔先生那爽朗的笑声,乔先生的离去对于学生们而言注定是悲痛的。孙德昊表示,乔惠理教授一生躬耕不辍,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与动物生理学的教学科研事业。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院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充满温情记忆的一笔,其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学院的每一寸土地,成为滋养学院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严谨治学如履薄冰,育人情怀春风化雨”,乔先生所展现出的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缅怀乔惠理教授,更应将他们的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强国建设征程中,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为学校、学院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逝者既已逝,生者传其志。乔惠理教授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真诚、善良与敬业,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的典范。她的一举一动,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身边每一个人的心田。她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一代代青年学子笃行逐梦,奋勇前行。
本次追思活动由学院关工委组织,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系党支部、研究生第六党支部承办。
乔惠理教授简介
乔惠理,女,汉族,1940年6月出生,江苏铜山人。
1953年9月-1959年7月,就读北京第九女子中学;
1959年9月-1965年7月,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
1965年9月-1970年11月,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70年11月,调入北京农业大学,先后在兽医系、生物学院动物生理生化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2年、1987年和1990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北京市实践教育先进个人”,199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先后三次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和2017年所在支部被评为校级先进党组织,201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供稿:生物学院
供图:生物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