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田间的理院人(三):杨新玲教授团队—— 绿色防控为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绿色农药分子设计与发现团队(GPMDD)于2010年组建,基于粮食与生态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农林业重要病虫害问题、以及新农药创制的系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集成和不同学科背景人员协同攻关,提高原创性农药先导发现效率,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绿色农药。近年来,杨新玲教授团队充分践行学校“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号召,扎根基层,围绕着京郊地区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展开了乡村振兴的故事。

001.jpg

“我国农药学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变大变强的发展历程,虽然我国农药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如何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绿色农药,助力我国迈入农药创新的强国,并将新型绿色农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是我们每一个农药学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这是团队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GPMDD团队始终践行的科研宗旨。为了更好的回馈社会,杨老师带领团队成员长期扎根基层,帮助农户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002.png

刘家店镇辛庄子村位于北京市平谷区西北部,村域面积1.35平方公里。该村190户村民以种植生产大桃等果品为主导产业,销售水果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解决水果种植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村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杨老师带领团队认真筹备调研,自2020年8月以来,多次深入实地调查桃园病虫草害发生以及实际用药情况,开展桃树病虫害的防治讲座,指导农户合理施药,对桃园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进行指导,正如桃农王师傅所言“绿色防控为生产优质绿色果品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杨老师针对当地桃园种植中出现的蚜虫、梨小食心虫和穿孔病危害严重问题,结合团队多年来在新农药研发方面的工作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指导研究生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把研发的新型绿色药剂第一时间应用到桃园实际生产中,不仅为农户的增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也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积累宝贵经验。2023年4月19日,经过多年的桃园行走和植保实践,GPMDD创新团队“(平谷)桃园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正式揭牌,以实际行动践行我校“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使命担当。

003.png

GPMDD团队始终坚持绿色创新,科技兴农。近年来,师生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己任,谨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中,除了行走在平谷区桃园,团队足迹还先后涉及延庆区的艾草园和蔬菜公园、昌平区的设施农业、以及南方的茶叶、油菜等田间地头。“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使团队所有成员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团队师生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与信心。”杨老师如是说。

004.png

供稿:理学院

供图:理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968
分享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