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清明追远,百廿薪火。为迎接双甲子校庆,同时纪念我国农药学专业创始人黄瑞纶先生逝世50周年,以先生风范感召后辈学子深耕农药学研究,用科学家精神滋养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农药智慧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理学院于4月3日上午在西校区理学楼举办“传承先生之风、赓续百廿荣光”农药学迎接双甲子校庆主题活动。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玲主持活动。
活动开始,师生们观看了《笃志农药强国梦》农药学学科专题宣传片,师生们跟随镜头一同回顾了农药学科走过的70余年波澜壮阔发展历程。
应用化学系主任刘尚钟深情追忆并讲述了以黄瑞纶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以赤子之心科研报国的传奇人生,他们扎根教育科研事业,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创新严谨的理论破解农业急难问题,奠定我国农药学学科基石,刘尚钟表示新一代农药人应传承先辈精神,强化使命担当,让中国智慧在全球农业绿色转型中绽放异彩!
青年教师代表刘雪科在发言中表达了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崇敬之情,他谈到自己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就被老先生们赤诚报国的家国情怀、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甘为人梯的师者风范所感染,回到学院工作后担任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自己也在育人工作中将老先生们的精神火种接续传递。
学生代表马英剑、王梓臣、罗露娜、杨凌云四位同学诵读了写给老一辈农药学家的一封信,充沛的感情、抑扬的语调、蓬勃的朝气彰显了年轻学子对传承科学家精神的庄严应答。
理学院院长王鹏介绍了农药学学科的源流肇始和发展脉络,一代代农药学者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农药科技的长足发展和辉煌业绩,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深刻缅怀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用学科历史故事激发年轻一代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梦想。传承是最好的怀念,王鹏现场发布了理学院迎接双甲子校庆重要行动:一是创建农药博物馆,解码农药科学;二是举办农药学国际会议,提升学科影响力;三是成立农药行业校友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四是设立农药学科发展基金,助力学科建设。
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栋总结讲话,他表示要学习传承老一辈学科先贤心有大我、为国为民的济世情怀,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融会贯通、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诲人不倦、奖掖后学的育人理念,此次活动不仅是缅怀农药学科前辈先贤的纪念活动,更是师生同上的一堂鲜活的思政大课,要不断发掘、传承、创新学科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以学科发展新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随后,在理学楼大厅举行了缅怀黄瑞纶先生仪式,师生一同观看了黄瑞纶先生纪念视频。接下来全体师生面向黄瑞纶先生塑像三鞠躬,李洪栋、王鹏、刘尚钟、吴学民代表师生向黄瑞纶先生敬献花篮,全体师生依次将黄白菊花轻放座基,表达无限哀思。
理学院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供稿:理学院
供图:理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