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落放飞“大梦想”——透过各地科技小院建设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解放军报记者  佟欣雨

在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正在观察玉米样本。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习主席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科技小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牵头建立,探索开创了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模式——由研究生驻扎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科技小院依托涉农高校的科技与人才培养力量,播种着一片片丰收的希望。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吉林玉米看梨树,梨树玉米看‘四大桥’。”这句当地村民口耳相传的谚语中,“四大桥”之一的兰家桥就位于吉林省梨树县三棵树村,这里也是梨树玉米科技小院所在地。

进入5月,东北黑土地农机声隆隆。在三棵树村,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沙野正和师弟师妹们在试验田里播种。沙野手拿简易播种器一步步向前,一粒粒种子顺着播种器埋入土层。“试验田里的玉米品种多,种植密度各不相同,不适合大面积机械化播种,我们要自己动手干。”沙野说。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梨树县的田间地头常年活跃着一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的学生。从春耕到秋收,他们和农民一起劳作,做研究、写论文,助力一项项最新研究成果在黑土地推广应用。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与吉林农业大学在梨树县建立玉米科技小院。为了协同提升耕地质量与玉米产能,科技小院师生研制新型条耕施肥一体机,开展玉米条耕秸秆覆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同步实现玉米高产高效与黑土地保护。目前,梨树玉米科技小院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次,实现玉米增产8%至10%,肥料效率提升15%至20%。

“2009年前我的团队每年能发表100多篇论文,在国际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我想到一个问题,村里的父老乡亲谁读得懂?怎么才能把研究成果用好?”在科技小院首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看来,农业科技创新应面向生产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种进泥土里,切实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学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中焕发出生命力。同时,“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农业科技服务,打通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产自黑龙江省的五常大米,香飘全国。近年来,产量有限、易倒伏、香气退化等问题也困扰着稻农和专家们。

2021年,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彭显龙带领师生,在五常市龙凤山乡辉煌村建立五常水稻科技小院。他们发现,实施水肥优化管理,可以解决50%的倒伏问题;拔节前1周左右再喷施化控剂,还可促进增产10%以上。目前,龙凤山乡500多亩地都应用这项新技术,平均每亩地可增收100元以上。

引进新品种、改良技术、优化生产,这是科技小院送给广大农民最好的礼物。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村里搭起了水肥一体化的新大棚,过去滞销的白萝卜变成经济价值高的水果萝卜和樱桃番茄,村集体收入翻了3倍……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发生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

2020年驻村伊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西槐庄村引进水果萝卜、樱桃番茄等作物品种,实施轮种。同时,他们对种植技术进行全面升级: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用诱虫板等物理防治办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用智能设备对大棚内环境实时监测预警。

经过1年多的努力,西槐庄村走上品质农业的转型之路。当地自主打造的“西槐庄园”精品蔬菜,初步打开销售渠道,实现村集体收入增长330%。接下来,师生们计划帮助村里探索冷库仓储建设和物流改造,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线上销售市场,力争在全流通环节贡献智慧和力量。

类似的乡村产业变革,发生在西槐庄村,也发生在全国近500个科技小院进驻的村庄里。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团队,进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开辟冬季马铃薯产销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品种改良、科学种植、电商销售等举措,冬闲时节当地农户平均增收近万元。

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南岭村,莆田中药材科技小院与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因地制宜,探索中药材栽培技术与广阔的山地、林下空间结合模式。他们就地开展科普和技术服务,带动当地中药材全产业链的发展。

新疆的棉花、陕西的苹果、四川的柑橘……在全国各地农业生产一线,活跃着一批批农学专业学生的身影。他们依托科技小院,把实验设备搬进田间地头,产学研用全链条贯通的能量不断释放,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2016年,结束5年科技小院生活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曹国鑫,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与科技小院团队成员合作发表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论文指出,科技小院模式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县域尺度大幅度增产增效的方法和路径,对于解决粮食安全、绿色增产和精准帮扶等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甚至对小农户为主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广泛的借鉴作用。

“进村读研,自找苦吃”

“我的研究生生涯,一半是在村里度过的。”从给师兄师姐当实验助理,到担任河南省第一家科技小院——禹州小麦科技小院院长,每年5月至10月,都是河南农业大学学生田培雨雷打不动的驻村时间。

调研土地生产情况,去农户地里“出诊”,举办科技长廊、田间课堂、田间观摩会等各类活动……“进村读研”期间,田培雨和同学们没有一天闲着。

时间久了,“地里有问题,就找科技小院”成了当地村民的口头禅。有时学生们外出调研时间久了,回去就能看到几名村民守在小院门口等待“求诊”。

“谁来当农民”的话题,近年来引发热议。很多参加科技小院的农业院校师生深有体会——种地是个苦差事,农业生产一线的改变需要硬投入,也需要慢功夫;“三农”人才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2022年5月,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云南大理举行。来自农学专业的学生们“云端答辩”,交流比拼科研、产业相关创新成果,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是科技小院“诞生”的第15个年头。从1.0版的精准帮扶模式,发展至2.0版的产业扶贫模式,再升级为3.0版的乡村振兴模式,科技小院立足新时代,以产业绿色升级为抓手,培育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升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推动文化和生态振兴全面实现,打造可复制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支持68个培养单位建设780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质量,将作为农学专业学科建设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科技小院确立为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典型案例,向全球农业部门推广,为全球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提供了中国范式和中国智慧。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科技小院1048家,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技术服务覆盖农林牧渔业的59类产业。科技小院的星星之火,已经呈现燎原之势。

《解放军报》2023年5月18日10版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