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宏图·“县”在启航】吉林通榆:科技小院厚植乡村大农业 绿色发展赋能县域振兴梦

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白城5月16日消息 “张教授,祝贺您,同时也非常感谢您。您让通榆的农产品走得更远。”5月4日,吉林省通榆科技小院的毕见波给科技小院的创始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发去问候。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提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目前,在中国农业大学139个科技小院中,通榆科技小院就是其中之一。

通榆县,曾因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东碱西沙的土壤条件得名“八百里瀚海”。面对区位劣势、基础薄弱等先天不足,通榆没有完全照搬先进地区的模式,而是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融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县域振兴发展之路。

DM_20230519164853_001.png

通榆县火车站站前广场(央广网发 通榆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榆通过科技赋能、打造品牌农业、推进产业融合,让“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科技富农”的种子在通榆大地上扎根。

农业强国 科技小院里的富农梦

入夏的通榆,仍东风烈烈。

通榆科技小院里,毕见波整理着科技小院建立7年来的点点滴滴。“今年将要召开全国范围内的科技小院建设15周年总结大会,通榆以我和种粮大户王天禹为典型,我们在总结相关材料。”毕见波说。

2016年,观摩到了其他地区科技小院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毕见波找到身兼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作为当地重点农业企业,他想通过“村企联通”的方式,让科技小院落户通榆,打造一块适合通榆气候、土壤条件的“示范田”。

经过实地考察,几个月后,由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吉林农业大学承建的通榆科技小院在通榆县乌兰花镇春阳村落成。农业专家教授、农业学子走进小院,他们在乡村田野中进行科研、完成学业,为农民带来种植新技术,为通榆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DM_20230519164853_002.jpg

科技小院研究生与农民在田间交流(央广网发 毕见超 摄)

“我们瞅着那些研究生就像自己家孩子似的,他们特别能吃苦,就在村民家吃住,从测土配方、良种、良肥、良法全程手把手指导,农户特别感动。我们就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让通榆的农户,变成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宣传者、践行者。”毕见波说。

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通榆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合作,建设“吉林大学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东北师大、通榆新洋丰苏打碱化耕地综合治理及耐碱作物遗传改良联合研究中心”“吉林农大资环学院教学与科研实践基地”等项目,把高校优质资源带到田间,让产量大大提升,让农民增收。

在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一次表彰大会上,张福锁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通榆有个农民叫王天禹,过去种地种不好,粮食产量也不高。我们在那里建立了科技小院,开展科技扶贫,不仅带给他种植玉米的技术,还帮助他发展规模化种植,产量效益大幅度提高。2020年,他一个人种了120公顷的玉米,一年收入100多万,不仅自己致富,还主动帮助其他农民。

DM_20230519164853_003.jpg

张福锁在通榆科技小院查看玉米长势(央广网发 毕见超 摄)

让研究生变成“农民”,让农民变成“研究生”。在专家、农业学子的指导帮助下,越来越多的通榆农民吃上“科技饭”。由吉林大学培育的“吉大豆19号”在通榆实现一公顷产量超7000斤;曾被农民视为“鸡肋”的绿豆种植项目,通过“领科10”“辽绿8”良种引进喜获丰收,经专家测产每公顷产量达4200斤……一项项凝聚着科研汗水的农业成果在这里生根发芽。

同时,通榆通过大力实施“10亿斤玉米增产工程”和以“百万亩辣椒、百万头肉牛、百万亩林草”为主要内容的“三个百万工程”,让农村百姓的收入翻番增长。

“现在有个时髦的说法叫‘新农人’,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农业不再受自然条件限制,在科技力量的助推下,实现农业强国。”毕见波说。

这是一位52岁“新农人”的富农梦。

直播“赶集” 乡村电商的品牌梦

灯火映人。傍晚开始,通榆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热闹起来。近10个直播间里,主播开始陆续暖场,货架上摆放着近期主推的农副产品。

粮满仓,天下安。通榆地处北纬45度,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也是我国优质杂粮杂豆的主要产区,素有“杂粮杂豆之乡”的美称。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特色农产品变成农民致富的“钱袋子”,通榆找到了乡村电商这条发展新路。

“10年来,我们通过社区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改变了通榆人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通榆县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曹源从事电商行业10年,这也是通榆拥抱乡村电商产业的10年。

DM_20230519164853_004.jpg

通榆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里的直播“大集”(央广网发 曹源 摄)

2013年,通榆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通网上官方旗舰店,与知名电商平台企业合作,联手打造“原产地直供”通榆特产品牌。近年来,围绕吉林省“新电商产业”布局,通榆建设“云起向海”直播基地,打造一站式选品平台。

10年间,通榆两次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为吉林省电商发展先行县。大数据平台显示,通榆的小米、粘豆包、辣椒、杂粮杂豆等已成为知名直播平台销售的“头部”产品。

“我们通过自己的流量,把通榆的产品带出去,把外地的企业吸引过来。只要市场认可了,通榆的好东西不愁卖,好的企业也会跟着主播来通榆。”在某直播平台拥有300多万粉丝的“网红”才子说。

传统销售靠大单,电商销售做精品。

以通榆新洋丰为例,企业依托科技助农+电商渠道,实现农副产品品牌化,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上,实现全国832个脱贫县企业销量排名第一,2022年销售额1.2亿元。

“因为电商销量好,倒逼我们进一步市场化,我们在北京、上海设立营销中心,把通榆的好东西卖到全国。”企业负责人毕见超说。

DM_20230519164853_005.jpg

通榆红辣椒收获后晾晒场景(央广网发 李晓明 摄)

在品牌农业发展的同时,通榆定期开展公益培训,教赋闲在家的农民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通过直播,有的农民成了“带货王”,有的农民当上“土专家”。

向海乡复兴村前复兴屯的康健从事了多年玉米收购,了解玉米行情走势,对种植技术也颇有钻研。来问农技的人多了,康健便开了直播间,邀请当地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做客。小小直播间,成了为当地农民答疑解难的“小课堂”。

“我还收到过锦旗呢!农民反馈说‘老弟,我听了你的建议多打粮了,多卖钱了。’我特别自豪,因为我真正为农民做了点实事。”康健的喜悦藏不住。

截至目前,通榆网店达到2450家,2022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3.5亿元,网络零售额5.4亿元。

“我们希望更多人通过电商这张名片了解通榆、走进通榆,有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能在通榆落户。推动一二三次产业互促发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曹源说。

这是一个乡村电商从业者的品牌梦。

绿色发展 蓝天碧水下的振兴梦

初夏的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十只丹顶鹤悠闲地在浅滩踱着步。

这里是我国第二大丹顶鹤圈养种群繁育与科研基地。每年4-6月份是丹顶鹤的繁殖季,丹顶鹤会在芦苇丛中筑巢、产卵、孵化。“丹顶鹤的繁殖活动大多在我们的监测范围内,但也有监测不到的,有时候到夏季了,它们突然领着两个雏鹤出来了,我们一看,又多了一个家庭,挺惊喜。”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林宝庆说。

1996年,林宝庆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来到向海,成了这里的第一批大学生。此后的27年里,林宝庆为鹤守护,把青春奉献给了这片生态湿地。

DM_20230519164853_006.jpg

林宝庆向记者分享自己和丹顶鹤的故事,一只鹤跑来“抢镜”(央广网发 曲亮亮 摄)

“我刚来这边的时候,我们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很少,差不多只有7只。那时候的保护理念也是比较初级,各种工作规程也较粗放。我们就一直在思考怎么通过救护、种群扩繁、野化等手段补充野外种群数量。”林宝庆说。

20多年里,为了保护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林宝庆和同事们组成的巡护队,每天逐村逐屯巡护,防止乱砍滥伐和偷猎丹顶鹤;为了补充种群数量,他们通过人工繁育,让丹顶鹤种群数量从原来的不足10只,发展到现在200余只。

丹顶鹤被称为“湿地之神”,因为它们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作为栖息地。丹顶鹤种群数量的不断扩大,反映着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逐年向好。而今,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蒙古黄榆林;全世界15种鹤类中,我国拥有9种,6种在向海;每年春秋季节水鸟集中迁徙的时候,几十万只候鸟在此停留。

DM_20230519164853_007.jpg

畅游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天鹅(央广网发 赵俊 摄)

在护佑好得天独厚的绿色发展资源的同时,如何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通榆探索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结合的生态富民发展新路。

5月风劲。在通榆县华能什花道风电场,110米高的风机叶片飞转,源源不断的电能从这里产生,并通过输电线路送往山东半岛中部。

风筒,是风车的根。在吉林通榆天能重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部副总经理刘瑞林如常巡视着车间生产运行情况。“这里是钢制风筒的生产车间,我们还在投建混凝土风筒生产车间,建成之后,就能为不同型号的风车主机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200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风能作为一种主要的可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乘风而起。那一年,刘瑞林进入风电塔筒企业,成为一名风筒电焊工。“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技术,没有生产设备,用手工焊接这种最笨的方法,效率非常低。”刘瑞林说,2008年左右,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企业技术革新,焊接工艺得到跨越式发展。“焊机从手工焊到自动焊,现在我们公司正在研发数字化焊接。一个120米的塔筒,过去4个人要焊十几天,现在两个人1天就完成了。”

技术升级的背后,是产业的变革式飞跃。

“在2021年之前,我们只有风机叶片产品,2021年我们把主机引进来了,2022年又重新对主机模块进行了升级,同时对设备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今年以及未来,我们将主要生产大叶型新产品。”风力发电机组生产商三一重能的项目负责人任志慧说。

国家政策的支持、产业技术的升级加上独特的自然禀赋,让通榆成为吉林省清洁能源开发第一大县,和全国唯一一个集风电主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电机、紧固件等风电全产业链“一站式采购”的城市。截至目前,通榆清洁能源开发在建及并网总规模达816万千瓦,为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DM_20230519164853_008.jpg

通榆风力发电设备(央广网发 通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保护绿水青山,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持续保护绿水青山。我们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让环境更秀美、让发展更科学、让百姓生活更优质。”通榆县委书记李德明说。

这是每一位通榆人的绿色发展振兴梦。

面向未来,李德明对于通榆现代化建设,也有了清晰的定义。“南方发达地区谈发展,可以是‘无中生有’。作为北方欠发达地区,我们只能是‘有中生优’。我们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来谋划,这样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5月的黑土地,东风已起。通榆的故事还在继续,故事里的通榆乘风向前。

央广网2023年5月16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