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为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动实践,助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5月28日,2023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简称洱海论坛)在云南大理举办。我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应邀出席论坛并作开幕致辞。
钟登华在致辞中表示,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洱海论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是做好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重要途经。中国农大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治理好”的嘱托,张福锁院士率领团队扎根大理,组织全国30多家优势单位、300多名骨干团队及科研人员,开展“洱海科技大会战”,创建了污染防控、绿色种植和农民增收一体化的“大理模式”。学校愿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与有关方面的合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届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为主题,由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中国外文局局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杜占元,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云南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等出席大会并作开幕致辞。多国驻华使节、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央部委、高等院校、地方省市代表、企业高管、国际组织代表等近400名中外嘉宾共同研讨交流。
我校和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还共同主办2023洱海论坛下以“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院士特别论坛,杜太生副校长主持论坛。与会的十几位院士、学部委员、企业高管围绕“打造生态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石”和“高值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两个议题展开交流,为大理州生态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期间,钟登华率队赴古生村考察调研科技小院,重走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路线,实地了解洱海科技大会战情况。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古生村科技小院、有机循环和有机农业科技小院、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洱海人文科技小院、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建设情况。
在古生村科技小院,召开师生研讨会,听取了张福锁院士关于“洱海科技大会战”项目的汇报。钟登华与师生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大家争先恐后地汇报在古生村科技小院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收获和体会。
钟登华对师生们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同学们要刻苦认真、踏实勤奋,切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学校和科技小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钟登华强调,小院虽小,但有大学问,科技小院要在学问上“扎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做学问,深入人民群众中解民生;要注重人才工作,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以开放的思维持续推进科技小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论坛期间,钟登华应邀与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州委副书记、州长陈真永举行工作会谈。
钟登华在座谈中表示,在大理建立科技小院,开展洱海科技大会战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洱海保护治理重要指示和给科技小院同学们重要回信精神的具体实践,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大理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中国农大将继续扎根中国大地,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结合大理资源禀赋,举全校之力,更好地助力大理洱海保护和乡村振兴。
杨国宗对学校给予大理州的鼎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以张福锁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农大人秉承科学家精神和治学精神,带领学生把论文写在苍洱大地上,探索破解洱海流域转型发展难题,助力大理洱海保护治理和乡村振兴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大理将在中国农大强有力的支撑下,将科技小院打造为生态治理的典范、乡村振兴的样板、科技赋能的标杆。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永全,学校副校长杜太生,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党政办公室、本科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社会服务处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