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秦玥飞携扶贫创客来我校讲述他们的精准扶贫故事

农学院 2017年12月2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12月23日晚7点,农学院邀请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秦玥飞携黑土麦田扶贫创客谭腾蛟、常兰、陶品儒、杨琪、吴丽娟、张元昌于我校西校区生科楼报告厅作主题为“我们去农村做什么”的专题讲座,分享他们的乡村建设实践和精准扶贫故事。

秦玥飞讲述他的扶贫故事

秦玥飞作为主讲嘉宾首先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个人经历、思考以及他与黑土麦田的故事。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到一头扎进农村,在担任大学生村官期间,他在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进行了水利改造、为留守老人改造敬老院、为孩子们创立信息化教学平台,推进了校车安全的议案,为村子修路、安路灯。任期满后,他谢绝了组织的提拔,他认为扶贫靠拨款、捐赠来“输血”是不可持续的,要靠搞产业“造血”才能给村子带来持续的发展。他认为,农村缺人才也需人才,但由于没有好的平台与机制,能为愿意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才做好保障和资源对接工作,让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于是,他决定自己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黑土麦田”(Serve For China)应运而生,扶贫创客们可以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为贫困地区带去可持续的发展,带领村民开办专业合作社,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撬动并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化与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等。

乡村扶贫创客团队分别上台介绍各自负责的村子和项目。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辞掉特警工作而“投身伟大理想,无愧美好青春”的谭腾蛟,带领村民推出了“白云深处”山茶油并使其线上线下的销售遍布全国各地。毕业于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吴丽娟,在南太村充分利用本村的优质大米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大米产业,从而推动村子发展成为生态村。中山大学毕业的张元昌,在洞冲村建立养鸡场,用“斯巴达养鸡法”细心选育“小冲动鸡”,人称为“湘西鸡王”。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杨琪,在水桶村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先通过卖野生猕猴桃和湘西腊肉建立村民信心,再建立了苗绣手工坊并不断吸收培训新绣娘加入合作社。毕业于浙江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的常兰,通过一张村庄的航拍图,用溶洞、苗寨和剿匪故事为夯来村确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为村民建立村民活动中心、烧酒坊和苗绣坊,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毕业于澳洲国立大学的陶品儒,在磨老村发展苞谷酸的制作,从生苞谷酸到熟苞谷酸,从收购个人制作的苞谷酸到建立苞谷酸制作坊,他认为扶贫不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是他们与村民的并肩作战。

创客们讲述着他们在村庄里发生的故事,讲述着生活中令人动情的点点滴滴,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会场中的农大学子为创客们的经历鼓掌致敬,渴望与创客们一起“投身伟大理想,无愧美好青春”。

黑土麦田扶贫创客回答学生问题

在最后的互动提问环节,扶贫创客们热情、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开放线上平台方便与同学更好地交流。

曲瑛德向黑土麦田扶贫创客赠书《阡陌众行》

农学院党委书记曲瑛德在开讲致辞中高度评价了黑土麦田的扶贫创客们,也启发同学们在演讲中认真感受“选择”、“前路”、“未知”、“犹豫”、“寂寞”、“孤独”、“不解”等创客们在扶贫之路上的关键词。他指出,希望能通过秦玥飞及黑麦扶贫创客的演讲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所说的“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这句话的意义和价值。最后,他对再次来到农大的秦玥飞以及黑土麦田扶贫创客表示了感谢,并赠予他们2016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纪实录《阡陌众行》一书,他表示,数万名农科学子与他们一样爱农村、爱农民,希望此书能给他们带来青年携手同行的力量。

本次讲座也是农学院精准扶贫系列讲座之一,“精准扶贫”专项研究生班、“1+3”专项研究生班、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中国种业菁英班全体学员等参加了本次讲座。(农学院 供图)

黑土麦田扶贫创客与学生合影

责任编辑:郝琦伟
分享到:
标签:秦玥飞 扶贫创客 精准扶贫故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