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基因,提升扶贫质量

经济网 2017年10月2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文化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生存,更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文化贫困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贫困。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文化扶贫扶的是一个开放现代的观念,一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015年,文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贫困地区有力扶持,并通过合作共建、区域联动等形式,建立起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但也应该看到,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取向、建设理念、管理能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文化扶贫的整体水平方面,尚需时日。农村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如何利用文化的力量打破穷人的思维,如何保护和继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创新生长出更具活力的、新时代的乡土文化基因,从精神上实现贫困地区的彻底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 

扶贫扶志,文化是根本

“文化对扶贫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并且,他本人更倾向于把文化与个体或家庭联系起来而不是地区。文化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认知和观念,有些观念,比如容易满足、不敢接受不熟悉的思想和技术、害怕到不熟悉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等,事实上已经阻碍了部分贫困农户外出打工、采用新技术,部分贫困农户宁愿受穷,也不愿多吃点苦去增加收入。可以说,一部分人的贫困主要是由于他们不合适或者落后的观念导致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可能是精准脱贫的关键措施。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也向《经济》记者表示:“物质扶贫到了最后的关键阶段,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引领,文化扶贫作为精神扶贫的角色担当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对未来三年的脱贫攻坚决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外部讲,一方面扶贫要扶智,提升贫困人口创造物质财富的技能;另一方面扶贫要先扶志,避免由于扶贫对象精神层面的动力缺失,出现过度依赖的现象,建立以贫困为耻、以脱贫为荣的文化价值导向。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文化氛围的重塑,对正向减贫的价值观起到激励作用。从内部讲,文化可以通过教育、宣传、演出、文艺戏曲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贫困群体的身心,使其生成内生动力,重塑个体的价值观。” 

打破穷人的思维,难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具有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人们的心理、行为习惯无一不和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长期在云南扶贫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对此深有感触,他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少数民族地区和一些深度贫困的地方,仍处于低物质供给的均衡阶段,贫困人群有一套自己的生活逻辑。他们自己觉得每天喝喝酒、做做工挺好的。而我们要告诉他们——你们过得不好,孩子没上学,生了病没医疗,猪圈和居住空间交叠在一起臭烘烘的,一定要改变!我们要打破他们,就像马云说要打破穷人的思维!”

“事实上,一个人改变容易,但沉浸在自己文化中的一个群体就很难改变了。‘深度贫困’从特征上讲,还主要在于现代性的缺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问题。理论上来讲,对很多处于前现代的群体而言,难就难在如何让他们接近和把握现代性的伦理、文化。成功案例一定是对接市场,而失败也是因为难于对接市场。从实际上讲,要以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促进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目前,我国城乡地区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依然明显,贫困地区先天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点低、基础差、欠账多,后天乏力,在设施建设、管理运行、人才队伍及服务效能等方面,“造血”机制匮乏,并且面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双重压力。

长期以来,在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而忽视“种文化”“养文化”“管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内生机制的培育,以至于缺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公共文化服务除了要实现均等化,还要追求高质化、本土化,否则,文化产品就成了“摆样子”。雷明强调,发展文化扶贫一要有顶层设计,要在“大扶贫”的框架下发展扶贫;二要做好基础建设,目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很多投入,但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建设,还要提供基本的运营维护以及有效的组织。一些贫困村的图书馆建完之后,管理员门一锁就走了,图书成了摆设,检查时才发现落了一层灰,有些成捆的书甚至没有拆开;三是内容建设,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文化产业,要想老百姓之所想,不能一味地自上而下地“送文化”,否则,不仅不能起到作用,反而成为基层的一种负担。当然也要有现代文化的创新,有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辛苦挣了钱或者儿女孝敬的钱,没有用于生产生活,反而拿去“敬鬼神”了。

吴国宝根据地方的实践建议,在考虑文化扶贫时,需要协调有关方面的扶贫政策。比如,对于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政府尽量不要简单提供无条件的救济,可以把政府的扶贫与贫困人口参与社区公益劳动结合起来。在文化扶贫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行为的示范和现身说法的作用。有时农民的一个典型就可以改变周围人的习惯和观念。

阻止贫困文化代际传递,重教

贫困地区往往存在着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的缺失,精神的贫弱,导致贫困地区脱贫之路异常艰辛,破除代际间贫困传递的良药非教育不可。新时期扶贫脱贫重点在于促进“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经济扶贫”的相互结合,有序划分工作重点,脱“智力”之贫、“观念”之贫,最终从“文化贫困”中解脱出来。

吴国宝强调,要改变贫困人口不合适或落后的文化观念,学校教育、周围人的示范、主动或被动地与主流或先进文化的互动,是三个主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起到推动农民观念改变的积极作用。不过,更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深入人心的、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学校教育、农民教育、电视节目、村民示范等,内容可以是富裕地区发展的先进做法,可以是科技种养知识和技能。少数民族等偏远山区要大力发展民族语电视、广播节目,丰富节目内容和形式,让群众看得懂、听得进节目,提高文化传播力。

多方融合发展,走“文化+”的路子

雷明表示,文化具有精神层面的特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文化内核植入各类产业扶贫,形成“文化+”,能够成为其他扶贫手段和扶贫方式的催化剂、添加剂。例如一个旅游地要想持久地吸引人前往,就要发掘、传承和创新好文化的底蕴,游客能源源不断地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从而产生重复旅游和消费的行为。

云南省勐腊县勐伴镇的边境瑶寨河边村,李小云已经在此地亲自主持和实践扶贫了多年。在调查后,李小云发现当地瑶族干栏式建筑没有窗户、只能靠着木料的缝隙透进阳光,村民要晒太阳只能到屋外去。因为山地只有木头,没有玻璃和砖头,感受阳光是他们最基本的一条现代性需要的线索。于是,李小云亲自组织村民,动手建造了充满阳光、具有瑶族特色的客房来发展旅游民宿,他期望这些充满现代感的阳光房,能够成为村民们与现代文化对接的一个突破口。

我国贫困地区大多数是具有文化特色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民间艺术爱好者不在少数,但受制于各种短板的制约,有些富集的文化被尘封起来,沉睡于乡村,或者随着老人们的故去而逐渐流逝。

河北蔚县是全国剪纸艺术之乡,农村中不乏心灵手巧的剪纸百姓。利用这一文化优势,大学生村官宋建威带领所在的南留庄镇回回木村村民,将农闲时的妇女和残疾人、贫困户吸收进来组建了剪纸文艺团体,并邀请手艺高超的剪纸艺人进行专业指导。一幅剪纸作品卖到了800元,让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当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卷轴展开时,记者仔细观看,才发现竟是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此外,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宋建威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带领村民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培训组建了村民剧团、中老年文艺队、红歌会、电影放映队,积极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现在,村民剧团已经能够承担各种节日的演出任务。

“文化产业依靠其独特性才会在市场上站住脚跟。产品供给要找到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创新提升,从而实现市场价值;另外还要形成文化产业的业态,集聚供给的所有要素,才能发挥文化产业大扶贫的优势。”在谈到文化富集地发展文化产业脱贫时,雷明强调。

山东滨州布老虎非遗传承人刘清华,在政府免租金的文化街店铺里搞得红红火火,工人都是当地的农村妇女,分散在600多户农家院里。刘清华出设计样儿,工人们负责在家里做。眼下,订单越来越多。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菊花台村,赵秀兰成立了刺绣福利有限公司,已经签约绣娘200多人,去年实现销售额300万元。

塑造新时代的乡土文化

文化养人心,也凝聚人心,教化人心,有着传承的力量,是我们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第一书记对村庄文化服务的现状有较为真切和深刻的感受,因此对于村庄文化建设的需求也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河南濮阳第一书记驻村后,协调多方资源筹集资金在村中建起了乡村文化大舞台,经常性地在村中组织各类小型文化活动,并将河南省著名的中国电视界戏曲品牌栏目《梨园春》引入该村,为村民们提供豫剧演出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吸引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大大促进了村民间和村组间的交流;江西新余第一书记为了培育村庄互帮互助、友爱和睦的邻里风尚,在村中成立义工协会,动员党员和年轻人积极加入和参与义工活动;广西百色第一书记在村中积极开展“十大美德少年”“十大孝顺媳妇”评选以及各类传统节日晚会等文化活动,通过村干领导、村教组织、村民参与的方式为干群交流、村民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大大促进了村庄孝老敬亲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河南沁阳第一书记举办“母亲节孝老爱亲活动”“评选好媳妇”“中秋节联欢晚会”等爱心公益活动,邀请省直医院的专家为村民义诊、免费理发、修脚、法律咨询,同时还带来精彩的节目表演,村民们逐渐开始自觉维护村里的卫生,从前无聊地打麻将,现在都盼着过节、搞活动,参与村集体行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营造文化扶贫的文化,形成自身以文化扶贫为特点的文化,这需要全政府、全部门、全行业,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结束采访之前,雷明补充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为扶贫注入文化的力量,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同时创新新时代的乡土文化,用文化的自信唤起灵魂的觉醒,能够带动精神和物质的双脱贫,为脱贫带来永不枯竭的动力。

经济网2017年10月20日报道

注:《经济》杂志是由国务院举办的经济日报社主管主办的政经类新闻杂志,是党和国家指导经济工作的舆论阵地,传播发布经济方面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的核心读者群包括: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省市自治区领导,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负责人,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品牌企业负责人,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信息的研究机构、智囊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经济网是《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