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笑脸就是最好的回报

19e06ecb-26c9-4811-a487-f9e58547ac81.png

编者按:5月8日,《光明日报》在7版以整版篇幅,以《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讲述感召与决心——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题,报道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的回信的生动实践。整版报道由党委宣传部、资源与环境学院和《光明日报》共同策划。

讲述人:河北省曲周县苗乐园科技小院学生 丁良靖

河北省曲周县前衙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在葡萄种植园内测试葡萄糖分。新华社发

【师生讲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我们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高度评价了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自觉行动,句句鼓舞人心、字字催人奋进。作为河北曲周县苗乐园科技小院的一名学生,我深感自豪。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但农活干的却不多,直到来到河北曲周,来到科技小院,深入农村一线,自己亲手种植甜叶菊,才切身感受到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渴求。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培养出的爱农情怀,在无形中激励着我练就兴农本领,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如今,我驻扎在苗乐园科技小院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我始终记得,科技小院的老师教育我们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小院里的生活忙碌而充实,虽然苦过累过,但看到农民收获后的喜悦,我深感这一切都值得。在曲周,我们科技小院的同学们调研全县甜叶菊产业基本情况,联合本地龙头企业全力推广甜叶菊种植,积极培训农户甜叶菊种植技术,帮助他们稳产增产、保本增收,在曲周县连年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保证了甜叶菊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我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农民们增收后的笑脸,就是对我们“自找苦吃”的最好回报。

在科技小院的学习生活中,我从一个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听不懂方言、喝不惯曲周水的外乡人,变成了一名随时可以进村入户的“荣誉村民”,变成了一名可以为农民深入讲解种植技术的“讲师”,成了农民眼中的甜叶菊种植“专家”,自己也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感谢科技小院为我们创造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环境,让我们能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实现青年人的价值和梦想。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鹏、张胜、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3年5月8日7版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