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零距离展示零费用推广——首家北京都市农业科技小院揭牌

农民日报 2013年11月13日 报道浏览次数:

  11月2日,深秋中的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内聚拢了周边的几十位果农“老把式”。这天,北京市首家都市农业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它是一家以培养展示都市农业技术和生产成果、推广都市农业技术推广和培养都市型现代农民以及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和研究生实习、把农业生产科技链上各个要素点有机串接在一起的科技小院。小院是由北京市土肥工作站、中国农大、昌平区土肥站联合建立的。

  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现在拥有会员243户,土地1260亩。近年来,合作社聘请市、区农业专家担任社里的技术顾问,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实用型都市农业技术,使合作社生产实现了高产高效和优质。2009年,合作社生产、经营的草莓、苹果等果品及蔬菜、柴鸡等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并注册了鑫城缘商标。以草莓生产为例,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草莓口味调控栽培技术、草莓空中育苗技术等实用型农业技术,使合作社生产的草莓实现了普通草莓向高端优质草莓的转变。2011年,该合作社农户冯文伟应用草莓口味调控栽培技术生产出了偏酸、偏甜、酸甜适中3种口味草莓,游客可根据不同口味需求进行采摘,深受欢迎,效益也增加了3成,实现亩收入10多万元。

  北京首家都市农业科技小院以兴寿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为都市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北京农业科技资源优势,通过具有丰富都市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进驻生产一线(合作社和农户)进行都市农业科技创新,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向农民、农户和生产组织示范展示都市农业新成果,试验示范推广实用型都市农业技术,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在以科技小院为技术支撑的兴寿天成种植园的一座大棚内,中国农大驻点研究生李超告诉记者:“我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就来到这里,常驻种植园,与市土肥工作站王琼老师一起,每天与果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在这里不仅有了一个实习‘练武’的平台,可以把学校学习到的先进生产技术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而且还可以把学校专家老师的科研成果迅速传递给果农。同时也可以在生产中做一些自己的基础性研究,这其中有不少是课堂中学不到的。如今,我们栽培出来的草莓个大味甜,附近来参观的农民对新技术都非常感兴趣。”现场的昌平区土肥工作站站长王崇旺说,在技术推广中,困扰技术人员的常常是就技术谈技术,农民往往很难接受,农民看不到眼前实实在在的东西,很难对新技术听进去。有了科技小院这种方式,让农民可以在科技小院中先看到实在的东西,再接受新技术就容易多了。记者在草莓大棚里看到,在紧靠北墙角插着不同标记的牌子,上面写着CRF40mg、CRF50mg、CRF60mg、CRF70mg。李超告诉记者,这是他在做控释肥的试验,看看哪个比例控释肥更适合草莓生长的需求。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介绍说,科技小院在试运行的8个月里,协助组织、参与了多项农民培训、观摩,多次邀请国内外技术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在实实在在的试验示范工作中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通过草莓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的集成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项目技术集成了控释肥育苗、新型水溶肥料与滴灌施肥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相比传统管理方式,控释肥育苗苗壮、苗齐,明显缩短缓苗时间,提高移栽成活率。新型水溶肥料与滴灌施肥等营养调控技术不仅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而且显著减少农民肥料用量,调整肥料配比,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改善品质,为“配方草莓”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

  在揭牌仪式现场,来自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著名教授Oeneoenema说:“看来,全世界科技工作者都会遇到科研成果如何迅速转化的问题,中国的科技小院这种方式,让我很好地看到了问题解决的方式。”看来,这位教授对北京以农业科技小院这种方式串接起生产各要素点来迅速转化科研成果非常欣赏。

  《农民日报》2013年11月08日

分享到: 更多
标签:科技小院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