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讲堂]肖风:镜头下的真实与酷爱(图文)

学生记者 勾悦 实习学生记者 徐东昊 2014年03月21日 报道浏览次数:

       

       

实习学生记者 韩雨萌 侯垠竹 摄影   

  本网讯 “我酷爱电影,对我而言,电影就是最接近人类世界真相的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门艺术。”320日晚,电影摄影师、导演肖风走进 “文化艺术讲堂”,在食院报告厅向同学们讲述了他在镜头下的岁月。

  肖风,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一员,著名电影摄影师,曾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和马奈基国际电影节银摄影机奖等多项大奖。

  1978年,肖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的“梦中天堂”——北京电影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之旅。1984年,年仅23岁的肖风和张艺谋担任摄影师,共同拍摄了电影《一个和八个》。该片在八十年代的影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肖风也因该片成了国内最年轻的名摄影师。谈到这部作品时,肖风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解释太多,表现手法太贫瘠。”但他还是认为这部作品也有积极价值:敢于说尽可能多的真话。

  电影《本命年》使肖风在内心深处确立了作为造型艺术摄影师的目标:追求真实。拍摄中,肖风尤其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说:“他们的所思所想给了我许多创作的灵感。”肖风认为观众都喜欢看真实的东西,通过影像的真实来探讨人物内心的真实。他认为是正确的理念,能引导他走正确的电影道路,才能打动观众。他也解释了“真实”的含义:真实的理念,真实的基础,真实就是力量!

  2007年,阔别影坛十年后,肖风带着电影《清水的故事》归来。随后他完成了“现代乡村三部曲”和“抗战三部曲”,这六部多使用非职业演员的胶卷影片再一次体现了真实感与历史感。

  当被问到对中国乡村的感受时,肖风回忆起了那段在湘西拍摄的经历。在那里完成第一部乡村题材作品后,他一度因为不了解乡村而遗憾。后来,肖风主动要求再去湘西拍摄电视剧,“我要记录最真实的农村。”

  真实被肖风尤其看重,如他所言:“创作电影的人需要追求真实。” 而其大胆追求的“真实电影”因不符合“大众潮流”而无法被多数观众熟知,这使他一度处于“痛苦”之中。肖风又说自己是幸福的,虽然电影不卖座,但是少时同窗好友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投资电影的拍摄,使得个人的艺术理想继续下去。

  肖风为了理想奋斗了30年,他用耶稣受难来比喻自己追求电影的历程,“我酷爱电影,残酷地爱着电影”。

  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肖风分享了自身的故事与经验,他坚持“为艺术而作”,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文化艺术讲堂 人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