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校长孙其信专题调研教育基金会及校友会工作

党政办公室 2020年12月18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1216日,校长孙其信专题调研教育基金会及校友会工作,听取部门工作汇报,并对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做好“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工作要求。党委常务副书记张东军参加调研并提出工作建议。

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胡金有、校友办公室主任骆骢分别汇报了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设想。

张东军总结了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经验和不足,并提出工作建议。他指出,基金会和校友会工作的核心是加强联络、加深感情。近几年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克服了人员短缺、力量不足等困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基金会和校友会服务和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也亟需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他建议,要解放思想、紧跟时代,坚持以改革创新服务学校建设,服务校友和社会发展;要创新机制、内外联动,尽可能充分调动校内外校友和企业资源;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打造特色品牌,突出工作亮点;要主动出击,讲好学校的发展故事,增强校友的归属感,提升社会的认同度;要紧紧依靠基层,发挥学院特色,凝聚全校力量,做好基金会和校友会工作。

孙其信对基金会和校友会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张东军提出的工作建议表示赞同。他强调,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对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还有不小的潜力和空间,也必须通过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服务广大校友,服务全体师生。就进一步做好“十四五”期间的工作,孙其信提出意见和要求:

第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思想潮流。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必须解放思想,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办学资源支撑的多元化、社会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仅仅依靠国家对办学的资源投入已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更高需求,拓展资源渠道、引入社会力量是高校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来说,校友是最丰富、最容易获得支持的社会资源,基金会是连接学校和社会资源最好的桥梁。如果不能有效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校友力量来服务和支撑学校建设,将会错失重大的发展机遇。

第二,要符合国家改革的理念要求。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在理念上要紧跟国家发展改革的步伐。 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支持企业、基金等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慈善、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工作,这是国家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在宏观政策和制度设计上为社会力量办学创造的有利条件。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只有在理念上符合国家改革发展的要求,才能在政策和制度支持下,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社会资源为办学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三,要围绕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学校事业的发展。随着学校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更需要通过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增强软实力,体现价值、坚定自信。学校未来发展必然要依靠更多的社会资源注入,这就对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通过更大的努力为学校发展创造价值,提供支撑。

第四,要坚持做细做实的方式方法。基金会和校友办要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被动多、主动少,联络和筹资渠道单一、覆盖面小等短板和不足。基于“加强联系、加深感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更需要全体人员俯下身子、弯下腰杆,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得有温度。既需要部门和学科的支持,但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把任务交给学院。要把校友工作“联系感情”和基金会工作“获取支持”有机融合起来,发挥更大效能、形成工作品牌。

第五,要弘扬同心同荣的母校情怀。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一辈子的情怀和标签。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开展校友工作,树立学生的母校情怀;从毕业离校的第一刻,就要培养毕业生的校友意识。校友和母校始终是同向同行、同心同荣的,要坚持弘扬这种情怀来服务校友,支持校友发展;也要坚持这样的情怀把校友的支持和回馈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

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全体工作人员,要深刻认识自身工作在新时代学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站在学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主战场,振奋精神、积极作为,以更大的发展、更有力的支撑、更高水平的服务,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党政办公室主任李青山、教育基金会及校友会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调研。


责任编辑:欧阳永志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