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国奖青年 | 朱文博:不忘初心,笑待一切

研工部 2020年12月0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编者按】今年,191名研究生荣获我校最高荣誉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为展现国奖青年风采,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专题报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争优的积极性,增强知农爱农意识,牢记强农兴农责任担当,努力奋斗,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朱文博,现为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消费、粮食安全。曾获学业一等、二等奖学金。在SSCI、SCI、CSSCI、北大核心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参编了2本著作;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项目等11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朱文博是一名“老”农大人,2012年成为了一名农大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时光荏苒飞逝,八年的学习和科研生活使他从一个初入大学的“精神小伙”成长为了一名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研究生。在朱文博看来,他取得这些研究成果离不开自身科研习惯的养成、良师益友的帮助以及积极生活方式的助力。

“奠基石”:提前规划与提高效率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科研习惯至关重要,提前规划与提高效率更是重中之重。朱文博在面对每一个阶段性目标时,都至少提前一年做准备,大学一年级便确定了力争保研的目标,本科期间认真学习经济学、数学、统计软件的基础课程,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三就已经在现在的导师陈永福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承担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本科毕业前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迈出了科研领域的第一步。进入研究生生活后,第一学期就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提前修完了相关核心课程,为论文的撰写与发表铺平了道路。“发表英文论文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的英文并不是很好,但最终完成了三篇英文论文,其中两篇已经发表,另一篇也进入了最后几轮的审稿阶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提前的准备和规划”。

朱文博在导师的引导和指导下,研究生的第二年便开始重点学习英文论文的写作逻辑和写作技巧,通过阅读英文文献积累了大量研究领域内的专业词汇。同时,得益于前期经济学、数学和分析软件的坚实基础,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的完成水到渠成,2018年底发表了第一篇英文论文,2019年上半年便又写出了另外两篇英文论文的初稿,经过多次被拒稿、多次修改完善和改投,直到2020年中旬才等来第二篇英文论文的接收。“说实话,如果没有提前的规划和基础性工作,想在博士的最后一年里发表高水平的文章是几乎不可能的。”

另外,朱文博还重点强调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有的同学经常在科研室或者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看看文献的题目及摘要、刷刷微信的“朋友圈”、看看微博的“热搜榜”,可谓“平衡了”学习与娱乐,没有午休、没有运动,但同样也没有效率。本来能够集中精力在3个小时内完成的学习或科研任务,却要花8个小时来完成。他认为绝对要避免这种做法,如果在某个时间你的内心很浮躁,心思已经飞走了,那就放下手中的文献或者论文去彻底的玩,毕竟“朋友圈”中的共享好文和“热搜榜”中的时事新闻也是我们所必需要了解的。还是那碗百喝不厌的鸡汤名言:要学会平衡学习与娱乐的关系,学的时候认真学,玩的时候认真玩,其最根本的兑现方式就是提高学习效率。

“助推器”:亦师亦友与良师益友

朱文博认为取得这些研究成果离不开导师陈永福教授的培养和朋友的帮助。“经过几年的相处,陈老师和我已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陈老师对自己学生非常上心和用心,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我记得研究生一入学,陈老师就告诉我经济学里的每一个要素都是相关联的,要在脑子里逐步建立起农业经济相关联的各个要素、部门之间的逻辑框架图,这使我们今后开展具体研究时可以具备宏观大视野。同时,陈老师培养我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申请书和结题报告、政府政策建议的写作能力;培养我掌握独立设计调研问卷、开展田野调查、组织人员访谈的实践能力;培养我掌握组织研究团队人员、汇报课题进展、评论学术问题的社交与沟通能力。如果没有陈老师的耐心培养、科研经费的支持、研究方法推导过程中的解惑、研究数据的提供,也就没有现在的研究成果,更没有如今的我。”

同时,朱文博还提到,在学习和科研上遇到困难和困惑时,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以及同学们的倾心相助让自己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情。“韩昕儒师兄、李国景师兄和蔡鑫师兄帮助我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地修改论文的情景难以忘怀,与远在美国的赵静师姐视频讨论论文修改方案和回复信写法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师弟师妹努力帮我分担师门的其他杂事以及科研项目撰写任务的情景倍感温暖,与同级的几个好哥们姐们讨论近期遇到的学习和科研难题的情景仍然念念不忘。他们不仅是我的益友,而且是我的良师,也希望所有同学都能找到亦师亦友的良师益友。”

“解压阀”:拥有爱好与缓解压力

朱文博认为最有效的平衡科研和压力的方法就是至少找到一个真正的爱好。看球和踢球似乎成了他科研生活外的必需品,这份对足球的热爱与坚持也成为了朱文博科研生活中的解压阀,“科研本来就是一项高雅和高压并存的工作,是需要用你的文笔、逻辑、论点、论据和研究意义去谱写一首高雅的曲目去打动别人,但凡需要创作和灵感的事情总会有各方面的压力,如何排解压力也是一堂必修课。从我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看,如果在论文写作、投稿和修改的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压力,或者近期交织在一起的各种事情让自己身心俱疲,踢一场球就能使我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足球场上每一分钟的奔跑都是快乐的,运动过后再继续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去,效率大大提升。”

朱文博大学一年级便成为了经济管理学院足球队的一员,八载易逝,如今,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足球场,二十七岁的他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十九岁的影子。除此之外,他也会刷自己喜欢的综艺节目和电影,也会约着小伙伴去吃北京的各种美食,这同样也是有效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

最后,用英国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队歌《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永不独行)》来致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

当你在风雨中穿行,

请高昂起你的头,

不要害怕黑暗降临,

因为在风雨过后,

会有金色的天空,

和那百灵鸟甜美如银铃般的动听歌声,

走下去,穿过狂风,

走下去,越过暴雨,

就算你的梦想在狂风暴雨中飘摇,

走下去,走下去,

和你心中的信念一起走下去,

并且坚信你永远不会独行!

你永远不会独行!

科研的道路上有许多像你、像我、像他一样的同行者,希望所有人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努力追寻风雨过后的天空和歌声,笑待一切,你们将永远不会独行。


责任编辑:马文哲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