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继承弘扬延安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使命——姜沛民在“红色育人路”高等教育论坛上的报告

党政办公室 2020年09月2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继承弘扬延安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使命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姜沛民

2020年9月18日

在北京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谨代表中国农业大学致以真诚的祝贺!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一样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一同从革命圣地——延安走来,与在座的各个学校同根同源。在长期办学的历程中,中国农大已经深深打上了革命的烙印,延安精神已经融入学校的血脉,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文化底色和精神支柱。

早在1919年,我校就作为参加“五四”运动的12所院校之一,始终站在运动前列。1924年,学校就成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曾任学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乐天宇同志,辗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改为农业系),成为解放区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和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开端,也成为今天中国农业大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中国农业大学从办学之初就与国家命运和我们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和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中,农大师生始终怀揣着共赴国难、民族救亡的一腔热血,教民稼穑,救亡图存,科学报国,为党育才,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书写了光荣骄傲的历史,奠定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这是新时代激励广大教师坚守初心、奋力前行的力量源泉,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一、延安时期形成的科学报国、为党育人的办学宗旨是农大人始终坚守的发展方向

大学作为孕育思想、传播理论、传承文明、塑造价值的地方,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属于思想文化阵地,因而大学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立场和政治功能。科学可以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知识可以人类共有,但知识的运用是有鲜明方向和服务目标。大学从来就不是象牙宝塔,从来就不会游离在社会生活和时代潮流之外,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经专门强调的那样,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存在,不同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脱离了这个最大实际,高等教育就丢失了办学的根本。

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离不开一批高校的孕育、传播和参与;从革命、建设、改革到今天的新时代,每到生死与共的关键时期、每逢国家民族的重大关口、甚至共和国的每项重大建设成就,都能看到大学的身影,看到广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都能体会到大学的重要贡献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大学也在服务党的事业、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更高的水平,不断赢得社会的公认和世界的赞誉。

为党服务、为党育才,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使命。延安办学时期,正是从抗战的急迫需要和边区建设的战略需求出发,延安自然科学院应运而生。正是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急中央之所急,正在筹划创建生物系的乐天宇同志,在1940年6月14日至7月30日,主持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翻山越岭,沿途步行,遍及15个县,采集重要标本2000余件,并详细写了考察报告,阐述了边区森林资源和可垦荒地的情况,提出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的建议,引起了党中央重视。当年,生物系师生又先后两次陪同领导同志赴南泥湾进行实际考察。这样“三下南泥湾”,为中央决策开发南泥湾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南泥湾开发,为把昔日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以李连捷、蔡旭、李竞雄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农大老专家,连年征战西藏、西北、东北等边疆农牧业科技攻关,在全国各地推广小麦、玉米新品种,带动广大师生奋力向科学进军,足迹遍及京郊各区县,终于获得北京百万亩冬小麦亩产300斤的历史性突破,1961年,全市小麦总产为一点二亿斤,1965年总产达到三点七亿斤,为1961年的三倍多,史称“小麦会战”。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中青年教师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顶风冒雨进驻河北曲周盐碱最严重的“老碱窝”,开始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研究,几代师生接续奋斗47年,使千年盐碱滩变为大美米粮川,谱写了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科学报国、感天动地的“曲周精神”。去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被中宣部作为新中国重大典型,在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发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动员令,中国农业大学更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聚焦特色农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和人才队伍培养,三年连获4项国家脱贫攻坚奖。孙其信、左停、林万龙教授等多篇脱贫攻坚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学校定点扶贫云南省镇康县,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二、延安时期所形成的扎根大地、实践育人的办学模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探索

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时期,作为农大前身的生物系(农业系)师生就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紧紧围绕当时边区老百姓生产生活之所需,无论品种改良、优化栽培、防治病虫害,还是推广技术、培养人才,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历史奇迹,有力地支持和服务了边区的农林牧业生产发展及边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

自1939年至1946年,我们党领导下的农业教学科研育人实践活动在延安全面展开。徐特立、艾思奇同志等都曾来生物系授课、指导,一直主张和积极倡导把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农大办学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和“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办学传统。

一是立足实地考察。延安时期,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农业系师生多次进行山区、农村、农场现场考察,实地调查研究。进行了陕北植物资源调查、延安槐树庄地方病问题考察、延安附近药材采集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实地考察。在前后4年时间,共采集各地区植物标本8000余份,以及部分少见的动物标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垦南泥湾的建议。

二是重视实践教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农业系比较早地开展实验农场的创建工作,重视打造学生经常生产实习、实验、实践的基地。1945年初,农业系选定在子长县杨家园子,自力更生创办实验农场(即延安大学实验农场)。为解决陕北农村贫困问题,实验农场以种植甜菜、烟叶等经济作物为发展方向。当年试种甜菜,采取育秧、蓄畦、移植等技术,并进行栽培法的试验,观察甜菜长势,进行含糖量测定等,结果克服自然灾害,亩产近万斤。甜菜收获后,师生奋战3个月摸索土法制糖,成功制得红砂糖8000余斤。1946年,农业系把在试验农场创设的砂糖厂交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经营,增加了人民富源。师生还聘请老农民为师,虚心学习烟草种植技术,取得育苗成功、栽培成效后,又向农民进行宣传推广,群众相继到农场来学技术、要种子,形成积极反响。

三是大力开展科研。虽然延安自然科学院地处陕北,条件简陋,但十分重视推动农业科学研究。在1941年2月,发起成立了中国农学会,11月又成立了延安生物学会,经常分组讨论农林问题、南泥湾屯垦、延安机关种菜、农业教育等,还定期举行扩大座谈会。生物系、农业系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和实地考察及实验与实践,编译教材,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科普文章。乐天宇同志作了《边区植物分布及其特点》的学术报告;乐天宇、徐玮英、彭尔宁合著《陕甘宁边区药用植物志》,在延安《解放日报》上连载发表;林山同志撰写发表《陕甘宁边区的黄土》论文,提出对改良边区土壤的意见,等等。

四是勇于教学革新。自然科学院农学系注重采取启发、研究、实验等方式方法,反对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加强教学工作中的集体研究和改革创新。主要做法是:首先做实际的调查采集,占有丰富的材料,然后进行分门、别类,区别科、属等的具体讲授;再指导学生进行了解实物、鉴定种属等实际操作;通过鉴定工作,使学生得到事物的习性、变异、分布、发育、成熟等发展的规律,然后开展自主研究、论文写作和互相观摩,以及应用到实际的农业工业等技术中去。这样辩证地运用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大批人才。

这些生动鲜活的教育改革探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原则,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成为中国农大后来优良办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们广大师生深入农村,扎根基层,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研究做在农村生产生活第一线。学校继承发扬了延安时期办学的好传统、好作风,无论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每年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走村串户、踏遍青山、深入乡土,自觉走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近年来,先后在全国25个省区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带动全国2000多万农民实现5.66亿亩农田的粮食增产和减肥增效。牵头发起“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全国农科学子聚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联合全国50多家涉农高校,组织上万名师生助力乡村振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到地方实地考察时,到处都有农大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助力脱贫攻坚的身影。今年5月11日,在赴山西考察的当天下午,首先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习总书记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这就是我校教授长期指导地方发展旱作农业发展的实验基地。6月9日下午,习近平在银川市西夏区葡萄种植基地考察时,与正在现场指导农民生产的我校段长青教授面对面交谈,了解葡萄种植技术、产品销路和收入情况,强调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7月22日下午,在吉林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习总书记走进玉米地,现场听取了我校土地学院院长李保国教授长期扎根当地、保护黑土地的工作汇报,并指示“梨树模式值得深入地总结,然后向更大的面积去推广”。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农大对延安实践育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三、延安时期所形成的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作风一直是激励农大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延安精神的精华所在。回望当年延安办学,师生们的学习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在生物系的驻地杜甫川,师生们在山坡上打造土窑洞,露天上大课,每人发一个马扎儿,一块小木板,记笔记时将小木板垫在膝盖上。早上洗脸共用一河水,冬天御寒一齐捡木炭。大家欢歌笑语,以苦为乐,畅想建设“新中国的大农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自然科学院农业系师生转移到晋冀鲁豫边区,几乎白手起家筹建和成立了北方大学农学院,一度在山西、河北、山东、平原(河南)、北京等省市30多个县区办学,先后发展起20多个糖业工作站、20个制糖厂,18个兽医院、30多处兽医站,创办了解放区第一所森林专科学校,建立农业研究室,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本科、专科、预科的教学体系。

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农学院师生星夜兼程、行军八百里,到河北石家庄创建华北大学农学院,并于1949年9月和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致力于为新中国建设培养高级农业人才。

进入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中国农业大学也始终秉承延安时期的奋斗精神和勤俭办学的传统。我们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以双一流大学中最少的专业教师人数、为数不多的经费拨款、捉襟见肘的空间资源,创造了十年间国家三大奖总数全国排名第六、农业学科世界排名第二的优秀业绩。凭的就是延安办学的优良传统和广大教师的艰苦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延安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竭动力。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明确指示要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对全国涉农高校为新中国“三农”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作出重大判断,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后,我们要不断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牢记立德树人的办学初心,牢记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牢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责任,把准时代脉搏,以理想激荡理想,以情怀塑造情怀,以担当传承担当,高举旗帜,勇担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马文哲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