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第二讲暨航天精神进学院活动
11月10日下午,理学院在东校区理学院102报告厅举办“明理讲堂”第二讲,开展“航天精神走进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活动,特邀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小布以“感受精神力量 筑梦星辰大海”为题宣讲航天精神。学院党委副书记古丽主持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栋为活动致辞,代表学院和师生热烈欢迎并感谢刘小布书记一行。他在致辞中讲述了华夏先民对宇宙星空的观测与中国传统农业、中华文明的渊源,回顾了学校、学院和中国航天人的深厚友谊。他表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院师生要大力学习传承弘扬,激励初心使命,自觉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主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出新贡献。
刘小布书记从航天事业的使命责任和感悟弘扬传承航天精神两个方面讲述中国航天精神。他用铸大国重器、担强军首责、启经济引擎、探未来出路四个关键词讲述航天事业的使命责任。他强调太空将是人类活动的第四疆域,拥有战略核威慑和战略制高点才能推动国计民生健康发展,引导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他从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核心特质出发,通过钱学森院士、孙家栋院士、杨家墀院士等老一辈航天人“回来”的选择和载人航天团队中青年一代“留下来”的坚守讲述了航天人的爱国情怀。他强调中国航天事业要追逐梦想,勇于探索,要敢为人先,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北斗系统的建设,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也验证着我们“从跟跑到并跑再到现在某些领域的领跑”跨越。
刘小布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加深了自己对于载人航天精神的学习和了解。物理系教工党支部委员李海艳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切身感受到了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航天事业一线人员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最终研发出我们自己的铷原子钟,使得北斗卫星成功在轨飞行,这次讲座让我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让我在面对科研困难时更加有勇气有决心克服,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载人航天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培育合格的建设者。硕士第一党支部郭俊伟谈到通过此次讲座对我国航天事业和载人航天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深刻认识到掌握核心科技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同时我国航天事业风雨几十年,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一心报国的精神让我为之动容,是我以后学习和行动的标杆。2018级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张龙翔表示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我国具有起步晚、进步快、成本低、项目成功率高等鲜明特点,这些优势并不是凭空的,而是在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重要基石的中国航天精神的支持下,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努力奋斗所拼搏出的成果。
活动中,理学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还就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学习实践基地、毕业生招聘等进行交流,双方互赠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由理学院教工物理党支部与学生教育管理科党支部联合举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政治工作处处长卢昕平、政治工作处副处长宋佳、政治工作处干事张增昊,理学院党委委员、力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奎孚、物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王学进、物理系教工党支部委员刘玉颖、理学院团委书记曹国良及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