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利弊争议不断,咖啡到底该怎么喝?

中国新闻周刊百度百家号 2021年08月1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文/牛荷

用一杯咖啡开启一天的工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速溶咖啡、咖啡液、冻干咖啡、冷萃咖啡……市面上咖啡的产品种类繁多,人们挑得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不禁发出灵魂一问,喝咖啡真的好吗?喝多少咖啡才算合适?

事实上,对任何一种入口的食品,人们都喜欢去探讨它的健康功效,咖啡自然也不例外。有人认为咖啡提神醒脑、有益健康,有人则认为喝多了会让人脑子变笨,还有人认为对心脏不好,喝多了容易猝死……关于喝咖啡对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有各种各样的讨论,结果也各不相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任何食物的摄入都要有合理的量,咖啡自然也是如此。“按目前研究证据,每天喝1-2杯咖啡并未发现对身体有危害,每天喝超过6杯咖啡有害,不等于喝1-2杯也同样有害。”

她提醒,并非人人都适合喝咖啡。比如胃肠功能不好、胃食管反流、容易心慌的人群喝了咖啡之后症状可能会更严重。

一名食品专业人士则指出,“讨论食品中成分的营养功能或健康风险,应结合该成分的摄入剂量和吸收情况才有意义。”

利弊争议未曾断过

作为一种全球流行的饮料,除了味蕾享受和提神醒脑,咖啡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自然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医学界一直以来都对此问题存在争议,且有利有弊,结果也不尽相同。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多篇中外研究发现,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指出,适量饮用咖啡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例如降低个体患帕金森疾病风险、患胆结石风险降低、预防糖尿病等。

2018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一项研究认为,咖啡中的一种特殊化合物或能与咖啡因一起协作,有助于抵御帕金森疾病和路易体痴呆症的发生,这两种化合物或能联合作用,作为一种减缓大脑神经变性的新疗法。研究者指出,喝咖啡能够降低个体患帕金森疾病的风险,虽然传统认为咖啡因是咖啡的特殊保护剂,而实际上咖啡豆中含有上千种鲜为人知的化合物。

2019年,一项刊登在《内科医院杂志》(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喝咖啡或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胆结石的发生。文章指出,通过对104493名个体进行研究,相比不喝咖啡的参与者而言,每天喝咖啡的参与者患有症状胆结石的风险会降低23%。

此外,研究者还表示,每天多喝一杯咖啡就能够降低参与者3%患胆结石的风险,而且携带与增加咖啡摄入量相关的特定基因突变的个体患胆结石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然而,与之相对的,也有多项研究指出,喝咖啡可能与某些风险挂钩。

2019年,在《内分泌学杂志》(Journal of Endocri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国武汉大学的王辉(音)教授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低剂量(相当于2-3杯咖啡)和高剂量(相当于6-9杯咖啡)咖啡因对怀孕大鼠肝功能和后代激素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怀孕期间摄入过多咖啡因可能会损害胎儿的肝脏发育,增加成年后患肝病的风险。参与该研究的一名成员认为,产前咖啡因对婴儿没有好处,尽管这些发现还需要在人群中得到证实,但他建议女性在怀孕期间避免摄入咖啡因。

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将利弊之争再次推向一个小高潮。

8月5日,科技部网站曾刊发文章称,有研究表明,喝太多咖啡可能会对大脑健康造成伤害,会减少大脑容量并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不过,这篇文章一经发出,便在网上引发热议,目前该篇文章已被删除。

这篇文章来自今年6月份南澳大利亚大学Kitty Pham等人在《营养神经科学杂志》(Nutritional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对398646名英国生物银行(Biobank)参与者(37-73岁)的习惯性咖啡消费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其中包括17702名具有MRI(核磁共振成像)信息的参与者。

该研究发现,与每天喝1-2杯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6杯以上咖啡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53%。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含咖啡因的咖啡对警觉性和认知能力的直接影响似乎是有益的,但从他们的这项研究看,高咖啡摄入与脑容量较小和痴呆几率增加有关。

不过,这项观察性研究仅局限于英国白人群体中,而且对于一杯咖啡的量并没有标准化的界定。

范志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每天喝6杯以上咖啡的人群在我国居民中非常少见。这项研究是在西方人群体中进行的,相关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中国人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中国人对于咖啡的依赖程度要低于西方人,而且喝咖啡时通常要加入糖和奶精。喝几大杯咖啡意味着要喝进去更多的糖和饱和脂肪,这对健康不太可能有好处。

在范志红看来,如果为了提神每天必须喝超过6杯的咖啡,说明这个人本身已经非常疲倦了,“也有可能这个人本身缺乏睡眠,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可能增加认知退化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曾有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可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此前芬兰和瑞典科研人员公布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显示,每天饮用3至5杯咖啡的中年人到老年后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比每天饮用2杯以下咖啡和每天饮用5杯以上咖啡的人要低65%。

究竟喝多少合适?

据统计,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而近年来,资本持续加码咖啡赛道,更是让国内的咖啡市场蓬勃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更多咖啡消费人群的产生。

家住北京30岁的刘宇(化名)是一名咖啡发烧友,在他看来,没有咖啡的日子是不完美的,缺乏精气神。因为工作节奏较快,刘宇每天至少要喝2-3杯咖啡,保证一天积极饱满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每天喝咖啡对他来说已是一种惯性,甚至有些上瘾。

刘宇是千千万万个城市青年的缩影,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咖啡成了他们的“续命饮料”。

作为饮料界的“明星产品”,咖啡之所以能成为“续命饮料”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核心因素——咖啡因。

资料显示,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有刺激中枢神经的功能,具有成瘾性。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咖啡因属于3类致癌物,即不能确定能否致癌,但有致癌可能性。

据可查资料显示,咖啡因之所以能让人兴奋,是因为它和腺苷(全称腺嘌呤核苷)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而腺苷是身体代谢产生的一种神经调节因子,主要作用是和腺苷受体相结合,给大脑传达疲劳信号。

喝咖啡时,咖啡因能抢在腺苷之前与腺苷受体结合,当大量的腺苷受体被占用时,腺苷便无法与腺苷受体结合,大脑收不到疲劳信号,就会继续保持活力。与此同时,腺苷并不会就此消失,当积累的浓度超过咖啡因,或等咖啡因代谢完毕时,就会“卷土重来”,依旧对大脑发送疲劳信号。

也就是说,咖啡因并不是“消除”了疲劳,只是暂时阻止疲劳信号传递到大脑。由此看来,咖啡并不能长久提神,只能用作权宜之计。“当人很疲劳的时候,认知能力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喝咖啡并不能消除疲劳本身,也不能提升深度思考能力。”范志红解释。

有研究指出,咖啡因作为常用的神经兴奋剂和食品添加剂,药理作用广泛而复杂。不同剂量、不同时间摄入咖啡因可能产生不同的药理效果,有时甚至是相反的。

上述食品专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任何食物或者成分,都要以剂量为前提去谈有益或有害,超过一定剂量对身体有害,不代表其他情况下这款食物也会有害。

那么,究竟喝多少咖啡合适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克。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在202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400毫克的咖啡因是安全的。他表示,大量摄入咖啡因一方面容易导致人体对其敏感性下降,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心率与呼吸加快、失眠、烦躁、头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事实上,除了咖啡,可乐、巧克力、茶、能量饮料等其他多款产品中也都有不同含量的咖啡因,可能不知不觉间一天摄入咖啡因的量就“超标”了。

顾中一在上述文章中将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进一步具体化。以一般的美式咖啡来折算,400毫克咖啡因大约相当于两个中杯(355毫升左右);一小包速溶咖啡大约含有5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另外,不同品牌的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差别也较大。星巴克中杯咖啡约含咖啡因200毫克,而同样体积的麦当劳咖啡约含110毫克咖啡因;其它食物中,一听可乐约含35毫克咖啡因,黑巧克力约含咖啡因38毫克/100克。

顾中一建议,可以根据每天饮用的咖啡种类,以及是否摄入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来估算每天自己摄入的咖啡因是否过量。备孕者最好适当减少目前咖啡的摄入量。

值得注意的是,有药理学专家指出,和其他药物一样,大脑对咖啡因的敏感度会随着摄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从而形成咖啡因耐受度。

前述食品专业人士表示,其实每个人对于咖啡因的耐受度存在个体差异,这主要取决于不同个体的基因以及身体代谢咖啡因的能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喝完1-2杯咖啡就会感受到明显的心率加快或过度亢奋,而有些人喝完4杯却丝毫没有感觉。”

他建议,在选择咖啡时,要区分咖啡和咖啡产品,一些速溶咖啡和咖啡饮料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和较多的糖,应避免长期大量饮用。

中国新闻周刊百度百家号2021年8月19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